大家都在搜

在中国各地:书籍捐赠讲述了战时上海的犹太人故事



  

中国-上海-上海犹太难民博物馆捐赠书(CN)

 

  上海犹太难民博物馆策展人陈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捐赠的犹太难民书籍进行整理,该书于2020年9月2日在华东上海举行。(新华社/王翔)新华社上海9月3日电去年,久违的库尔特·威克(Kurt Wick)久违后回到上海,看到他的名字刻在上海犹太难民博物馆的墙上,他知道自己已经找到了藏书的理想之地。 。馆长陈坚说,由于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捐赠了8000多本关于犹太难民的书籍,该图书馆已成为不断扩大的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博物馆有望在一年内重新开放。尽管COVID-19大流行,现年82岁的维克还是在2019年末派出了大批货物。经过一个复杂的历时三个月的旅程,从他居住的伦敦开始,今年一月,有8,000多本书来到上海。威克一家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他于1937年出生于维也纳。一年零半时,他的父母带他和4岁的兄弟到上海,以逃避纳粹对欧洲犹太人的迫害。身无分文的犹太家庭只带了一台缝纫机。幸运的是,上海当地的犹太商人愿意为他们提供食物和住房。在这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威克的父亲远离大屠杀,重新开始了制作手袋和皮带的生意,而威克则去了犹太商人创办的一所学校。在此期间,成千上万的犹太难民移居上海,以逃避纳粹暴行,这些人大多定居在苏州河北部地区。战争结束后,威克一家移居伦敦,他继承了父母的生意。业余时间,威克致力于收集有关犹太历史的书籍,其中包括许多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上海的犹太难民的经历的书籍。2019年2月,维克(Wick)与他的妻子,女儿和女son开始了亚洲之旅,上海是他们的目的地之一。这是70多年来他第一次看到这座城市,为他提供了一个小小的庇护所。他参观了博物馆,寻找关于他在那段时间的存在的一些参考。仔细检查纪念墙,里面有13,000多个犹太人名字,他很高兴看到他在城市逗留期间使用的名字:Wick Wickelholz。他的家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使用姓氏Wickelholz。这次访问激发了他向陈先生介绍他的藏书的希望,希望将它们永久保存在上海,这个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称为“东方诺亚方舟”。威克在电话中对新华社说:“我相信,中国各地大学中的许多学生和研究人员会对当年的犹太人状况感兴趣,因此与犹太历史和大屠杀有关的那些书将对他们有用。”面试他说,捐款也是一种谢意,感谢上海人民在战争中拯救了他的整个家庭和其他犹太人。陈说:“我曾向维克先生介绍过我们计划扩建博物馆的计划,但我没想到他会自愿将我们多年来收集的书籍捐赠给我们。”对于Wick来说,要汇编一本超过8,000本书的完整清单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另外,将这些书运到上海并非易事。在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和上海海关的帮助下,这些书到货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中。然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在上海编制了该书目清单。为了弥补维克因退出收藏而感到的悲伤,陈要求伦敦的朋友送给他三件礼物:捐赠证书,一束鲜花和中国茶具。陈说,随着博物馆的扩大,接受和捐赠的过程满足了捐赠者和接受者的每个人的愿望。他说:“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难民及其后代的热情和慷慨分不开。”他补充说:“这也得益于各方的合作。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保留集体的战时记忆,反对战争和捍卫和平。” 端粒




上一篇:中国再次对台风梅萨克和暴雨发出蓝色警报
下一篇:非洲副总统发誓要重组陷入困境的电力公司
静音咖啡和听力受损的咖啡师
中国副总理会见美国参议员
中国的铁路网络跨越13.1万公里
紫禁城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的呼吸空间